【10個讓牙齒崩壞的NG習慣,當心磨光琺瑯質!】
「明明對於牙齒保健一點都不懈怠,三餐飯後馬上就刷牙,為什麼牙齒還是用敏感酸痛來回報我?」 刷牙漱口大家都會,但是懂得如何挑選合適的牙齒清潔用品、如何正確地刷牙、使用牙線的人,其實並不多。
除了清潔牙齒,平時生活習慣、飲食偏好等等,也會影響牙齒健康。
以下列出10點影響牙齒健康的原因:
1.飯後馬上刷牙:飯後立刻刷牙看似維護口腔衛生,但醫學研究發現,這麼做反而傷害牙齒!因為吃完東西後,口腔環境會變酸,這時琺瑯質會軟化,此時勤於刷牙可能侵蝕琺瑯質。
建議飯後可先漱口,等30分鐘左右再刷牙,這段時間讓唾液能中和酸性、保護牙齒的琺瑯質。
2.刷牙太用力、刷毛太硬:想減少牙菌斑,猛刷牙更慘!很大力的刷牙,絕對不代表有刷乾淨,刷牙過度施力、牙刷刷毛太硬,都會使琺瑯質磨耗,牙本質就會外露,容易產生牙齒敏感問題,情況嚴重甚至讓牙齦受傷導致牙齦萎縮。
3.忘記使用牙線、使用方法錯誤:不使用牙線潔牙,或使用方法不對,就無法有效清除牙齦上的食物殘渣,因而產生牙菌斑的機率增加,導致牙齦萎縮。
4.牙菌斑過多:牙菌斑從進食起就開始產生了,如果沒有養成正確清潔的好習慣,牙菌斑在牙齒間累積過多,其代謝的產物會使牙根酸蝕。
5.把牙齒當工具,或愛咬硬的東西→有些人很喜歡把牙齒當工具,比如用牙齒撕開包裝袋,或是有咬指甲的習慣等等,這些習慣都會使琺瑯質磨損過度,造成敏感性牙齒。
4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