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牙齦萎縮
牙齦,是牙齒根部周圍的軟組織。
平時若沒有好好刷牙,沒有把卡在牙齒與牙齦邊緣的細菌清乾淨,會形成「牙菌斑」,使牙齦慢慢萎縮,讓原本被牙齦包圍的牙本質外露。
牙本質裡滿佈通往神經末梢的微細管道。
如果琺瑯質流失、牙齦萎縮使牙本質小管外露時,微細管道就容易受到冷熱及一些食物的刺激而產生牙齒敏感酸痛。
【有敏感性牙齒會怎麼樣?】
牙齒敏感,多數人第一直覺就是牙齒不舒服,比如喝冰飲、熱飲或吃酸的東西時,牙齒會感到酸痛。
其實牙齒敏感代表的不只飲食不便,背後還有更大的問題。
首先,有些牙齒敏感的人在刷牙、漱口時也會感到不適,會因而減少刷牙、漱口的次數,或是簡化清潔牙齒的動作。
如此一來,會進而導致蛀牙、牙齦炎、牙周病等更多問題,使牙齒健康越趨惡化。
其實牙齒酸蝕本就是國人前三大常見口腔問題,長期侵蝕琺瑯質,讓牙齒變薄、易斷,也會讓牙齒漸漸變小、凹陷,細菌及牙菌斑容易滋生,導致蛀牙、牙齦出血等現象。
說到底,敏感性牙齒本身也是口腔問題的警示訊號。
因為牙齒敏感的一大原因,很可能是原本被牙齦包圍的牙本質外露所導致,其中不外乎是牙周病、牙齦萎縮所造成的結果;總而言之,敏感性牙齒本身也代表著牙齦、牙齒正在鳴鈴示警,或許口腔問題正悄悄報到。
根據調查,台灣18歲以上的人口,高達99%的人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,其中包含牙周炎、牙齦炎等牙齒疾病。
這時候,要好好檢視日常習慣哪裡出了問題。
若牙齒敏感問題十分嚴重,應該先去就醫檢查,揪出根本的病因,聽從醫生的建議,好好治療牙齒疾病。
3/5